找到相关内容189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小乘佛藏形态论(上)

    的。这四条戒合称“四波罗夷法”,为佛教的四条根本戒。违反者将受到槟出僧团的最严重的处分。   继波罗夷法之后,佛陀又陆续制定了僧残法、不定法、舍堕法、单堕法、悔过法、众学法和...

    陈士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0468562.html
  • 依通、别、圆三教看佛家的“中道”义

    的义理却是合乎佛法,没有违反佛法的,即使这本书的确是由中国人斫伪造出来,但“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义理规模却不是假的,不能反对的,因为胜鬘夫人经、涅槃经、楞伽经等这些印度的经典都讲这个观念,故此,这个...

    牟宗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3768594.html
  • 新中国建立初期巨赞“佛教改革”刍议

    ,非惟于事无补,恐怕反要增加困难。所以“合理”的原则有二:一,不违背政府的政策、二、不违反佛教的立埸。这是我在目前要想向全国佛教同人进的言。”[35]  佛教界经过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觉悟之后,北京...

    于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5368673.html
  • 佛教史话(1)

    生和合净;饮阇楼伽净;无缘坐具净;金银净。   经双方九位代表审查后,一致评断上述十事违反佛陀的规定,不合律制,称为「十事非法」,大会由此重新审定律藏。   据南传《岛王统史》记载,东方跋耆族比丘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0868741.html
  • 解读佛教文化:唐代佛教(2)

    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原来佛教书籍都是凭空架说,违反事实,强辞夺理,穿凿附会,巧立多种名目,支离蔓衍,烦碎缴绕,使人厌恶的戏论,唯识宗更为琐碎,更是一种不值得认真对待的戏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4568851.html
  • 佛光菜根谭之宝典

    自然则和,违反定律,就会导至纷乱 自然则顺,矫枉过正,终将带来弊患 自然则美,浑然天成,最能传达神韵 自然则成,随顺因缘,必能水到渠成 Nature is harmony;resistance ...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1068872.html
  • 宗教命题的真理问题——宗教体验基础上的宗教多元论

    违反的都是假的。比如,32乘以3等于96为真,则98或99都为假。在物理学中有事实与解释之分,对于事实当然要实事求是,但对同一事实如何理解,有时也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假设。比如,对于光可能会出现“...

    周伟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94769193.html
  • 有关宗教法答问

    违反自然法则、标奇立异、惑动人心者,或盗用他教教义、敛财骗色、妨碍正常风俗习惯者,或假藉宗教名义、行欺骗之实者,或颠倒是非、错乱因果、鼓励邪行者,或利用神权,恐吓恶誓者,皆为邪教。其他如未证言证、自封...

    星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23569357.html
  • 论陕西佛教文化及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她的最后消亡尤其有待于人类科学水平的极大提高以及社会公平的实现。因此,任何违反客观规律、企图使用强力、强迫的方法、手段去消灭佛教的思想和行动都将是卤莽、愚蠢的行为。在中国佛教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四次大...

    陈景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2469537.html
  • 佛教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讲授提纲(2)

      “八不”所否定的,都是当时对于佛说缘起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从宗教的实践上说,这些是有害无益的分别,所以比喻之为戏论(即无意义的语言)。“八不”中主要的一对是“生灭”见。从缘起观点看,借助于因缘,乃生种种事物。这很容易使人误解为有实在的“生”。另外,由于因缘和合而有“生”,如果因缘不和合就是“灭”,从而也使人容易误解为有实在的“灭”。这就完全违反了缘起说了。缘起说的本意是说无实在的生灭,若误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1769588.html